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新闻
 

点赞!时迈被《杭州日报》幸福“点名”
2020-11-09 访问次数:1959

       11月9日,杭州日报A03版《高新区(滨江)锚定一流人才生态  续写“三态融合”发展新篇》一文,以浙江时迈药业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2020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特别报道。

▲《杭州日报》2020年11月09日 A03版

文章是怎么报道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下

▼《高新区(滨江)锚定一流人才生态  续写“三态融合”发展新篇》原文节选

“5050计划”点燃双创“人才引擎”
       10月18日,对浙江时迈药业有限公司来说,是个振奋的日子——在2020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七届浙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这家去年由高新区(滨江)“5050计划”引进的创新团队,摘夺了成长组一等奖的桂冠。
       别看是“5050计划”中的新星,时迈药业的实力却不浅,这家致力于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靶向抗体药物开发的创新型公司。目前,该公司研发的可用于所有实体瘤和淋巴瘤等的注射用创新药DNV3已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还有可用于转移性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及肺癌的双抗体药物SMET12,也已经启动了澳大利亚临床I期的研究。
       创新药与仿制药不同,是创新赛道的竞争,拼的基于药物靶点发现新药的速度,有时针对一个靶点,有100多家公司竞速研发,为何时迈药业能够在短短几年间,实现多种创新药进入临床,跑在了前面?
       该公司执行总裁彭佳萍介绍,团队凭借核心技术打破了制药行业巨头的技术壁垒,成功构建了3个已知世界上最大容量人源IgM抗体文库,为抗体药物研发提供了从0到1的创新源头,“这个文库就好比一个可检索的图书馆,别人还在一本一本翻书找答案的时候,我们已经快速完成了检索。”曾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彭佳萍说,曾几何时,肿瘤患者用创新药可以说是“一药难求”,“我们的团队都希望,凭借自主创新,能够让患者不必为药而发愁,为他们带去希望。”
       尽管创新实力雄厚,但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年初疫情暴发,导致融资进度受到影响,高新区(滨江)各个部门群策群力,为他们搭建融资桥梁。“滨江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和鼓舞。”彭佳萍说,像这次创新创业大赛就是区里推荐参加的,“大赛结束后,很多资本找上门,现在,我们已经完成B轮融资,只要专心搞研发,不必再为钱困扰。”
       让人才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离不开高新区(滨江)全方位的支持。10年前,高新区(滨江)在浙江省率先启动了在全球招募人才的“5050”计划。2016年,在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背景下,高新区(滨江)再次创新突破,以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实施新一轮“5050计划”,将政策扩面至国内人才,不唯留学经历认人才。
       此后,德同生物、优思达、矽力杰、易兆微、阜博通、博联智能……一家家人才创办的企业,在高新区(滨江)成就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创业神话。在高新区(滨江),1400余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秀木成林,据不完全统计,在高新区(滨江)上市的企业中,人才创办企业超过1/5。
       现在,“5050计划”已经成为高新区(滨江)“吸引人”的品牌,而“5050计划”所代表的以人才为核心的理念,也成就了杭州高新区人才吸引力。
       据悉,历年来,高新区(滨江)人才引进总量近40万,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研发工程技术人才。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滨江)引进各类人才30267人,同比增长8.7%,签约2020届高校毕业生10977人,占全市20.34%,其中硕博学历毕业生3783人,占全市40.67%,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人才像是散着的“满天星”,在各个创新领域发光发热,又在杭州高新区凝聚成创新创业之火,点亮了高质量发展的天穹。

      如涉及知识产权请与我司联系



咨询热线:86-0571-87314597
时迈药业美国研发中心
地址:5107 Pegasus Court, Suite L Frederick, MD 21704
时迈药业杭州基地
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建业路511号华创大厦20层
浙ICP备18020885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098号 Copyright2020 版权所有:浙江时迈药业有限公司  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