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学速览 ▉ 导读 微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人类的交往中,变换着不同角色:一些性格刚烈,会让你感染后短期丧命;一些性格温柔的,会和你长久共生,甚至给你带来福利;一些反应慢的,会让你在感染后数十年才慢慢发病.......然而,微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宿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我们的机体,也会主动回应并发生相应的变化。慢慢的,人类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学会了运用科学技术来趋利避害,疫苗正是这一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结合的产物,用于减少微生物乃至自身恶变细胞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故事要从Edward Jenner(1749-1823)和天花病毒说起,尽管这是一段经典的疫苗发展史桥段,但作为“疫苗之父”,其理应受此殊荣。然而,民间起源的免疫似乎比这更早,身为作家与诗人的Mary Worthy Montagu就在1717年见证了这一幕,其女儿和儿子也在1721年接受了接种。然而接种一开始并不顺利,因此英国第一批进行接种试验的是死刑犯,若有幸存活,他们将获得自由。最初的接种并不是没有危险的,在由Edward Jenner发明更为安全的牛痘疫苗之前,接种技术已经做过一系列改善。深究接种发展的历史,不得不提到2个地方-印度和中国,在中国,有文字记载,将天花材料吹入鼻内实现接种甚至可追溯到15世纪中叶。 Edward Jenner的接种技术在1800年已经扩散到英国以外的欧洲和美国,天花疫苗也得到发展,牛痘和马痘都被用于接种。Edward Jenner最初的疫苗病毒不得而知,现代天花病毒通常采用一种牛痘相关的病毒,但遗传角度来说与牛痘病毒不同。接种技术一时流行,但确切的作用机制直至20世纪才逐渐明了,1970s研究发现抗体在天花病毒抵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疫苗的广泛传播,制备疫苗的过程越来越规范。 1840年,疫苗接种法正式将接种纳入法律。1853年,疫苗接种法规定,英国出生的儿童必须接种天花疫苗,否则其父母将受到罚款,这还引起了一场反接种运动。英国政府高度重视,1896年成立委员会来评价疫苗接种的益处。委员会确认天花疫苗接种有利于疾病预防,但却不支持罚款。1898年疫苗接种法规定父母可自由为其子女选择是否接种。Edward Jenner认为疫苗接种可最终消灭病毒,在其进行疫苗接种后不到2个世纪时间,Edward Jenner验证了他的观点,WHO于1980年宣布天花在人类中消灭。 Edward的接种技术为疫苗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人类不必再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去尝试抵抗微生物。疫苗学就像春天泥土中萌发的种子,伸直了身体,等待着茁壮成长。下期将为大家奉上近代微生物巨匠巴斯德的故事,他为疫苗学的发展又做了哪些贡献?敬请期待…… 如涉及知识产权请与我司联系 |